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这个时节,气温逐渐下降,秋意渐浓,万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阶段。古人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并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下了这些美好的瞬间。下面,我将为您介绍几首与处暑相关的古诗,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这首诗描绘了处暑时节风雨带来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诗中的“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形象地表现了处暑时分风雨交加的景象,以及夏日的炎热被一扫而空的清爽感觉。“纨扇笑无功”,则体现了人们在秋天到来时不再需要使用扇子的情景,进一步突出了季节的变化。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唐·杜牧
三更归梦三更后。
香销冷雨凉,灯暗思亲友。
檐外秋声何萧瑟,
处暑时节,夜深人静之时,诗人梦中与友人相聚,醒来却只剩冷雨敲打窗户的声音。诗中“香销冷雨凉,灯暗思亲友”一句,不仅描绘了处暑之夜的清冷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深深思念。
《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稻花熟,千林桂子肥。
天高云淡处,何处不飞辉?
这首诗从多方面展现了处暑时节的特点:天气由热转凉,露水凝结,蝉鸣声变得低沉;田野间稻谷成熟,桂花飘香;天空高远,云朵轻盈,整个世界都被秋色装点得格外美丽。
以上三首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处暑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既有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知,也传递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