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屋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我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把小锤子,面前是一块尚未雕琢的木头。这是父亲送我的一块老榆木,他说:“试试看吧,用你的双手赋予它新的生命。”于是,我开始了这第一次尝试。
轻轻敲击木头,起初只是试探性的几下。随着节奏逐渐加快,锤子与凿子配合默契,木屑飞舞起来,空气中多了一丝清新的气息。每一次敲打都仿佛在诉说一种力量——不是蛮力,而是一种专注和耐心的结合。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小时候跟爷爷学钉钉子,他总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后来在学校里练习书法,老师教我要一横一竖稳扎稳打……这些记忆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动力,支撑着我继续下去。
然而,并非所有敲打都能如愿以偿。有时候,用力过猛会导致木头裂开;有时候,角度稍偏又让线条变得歪斜。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停下来深呼吸,然后重新审视自己的动作。正如人生中的困难一样,它们看似棘手,但只要冷静分析、调整策略,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不知不觉间,几个小时过去了。当我停下手中的工具,端详这件初具雏形的作品时,心中竟涌起一种满足感。或许它还不够完美,但它承载了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就像那些曾经经历过的挫折与努力,虽然过程艰辛,却让成长更加充实。
敲打,不仅是在塑造一件物品,更是在打磨自己。在这过程中,我们学会坚持、学会改进、学会珍惜。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