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100个最经典的回答,可以回答世间所有的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
书单君曾拿这个问题问过一些朋友。答案一开始总是太过空泛,无非是很多钱、很多名、很多自由。
然而等话题逐渐冷却下来,回答也越来越趋近现实的时候,朋友们不约而同地道出了一个相似的答案:最渴望找到自己的路。
在《乐队的夏天》第一季,海龟先生唱出那首《where are you going》时,马东说:
该往哪儿去。这是一个突然抛出来,能直接把人打翻在地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毕生都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答案吗?其实有。抛开一切外在的物质,我们所要去往的地方,其实是内心的平静之地。只不过通往那里的道路,每个人就不尽相同了。
今天书单君想给大家推荐一本《悉达多》,是德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著作。他用一本薄薄的小说,描写了一个人的悟道之路。
期望通过阅读一本书来找到人生方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我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朋友,都表示自己获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恍然大悟”。
就凭这点,《悉达多》便是所有迷茫之人的必读书目。
悉达多的人生之路
悉达多前半生的经历,和平常人是反过来的。
他出生在一个婆罗门(印度最高的种姓)家庭,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官二代”,不愁吃喝,直接越过起跑线,生在了跑道上。
但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反而让他早早就“看破红尘”,抛下家业,开始寻找对他而言真正的出路——出家去做苦行僧。随他一起去的,还有从小追随他的朋友,乔文达。
幸运的是,悉达多所身处的时代,恰是真正的佛祖乔达摩还活着的时代。他曾有一次和佛祖乔达摩促膝长谈。他尊敬佛祖的道,却依然保持质疑。
最终,和他同行的乔文达跟随佛祖修行,而悉达多,与二人分道扬镳,走上了一条和佛祖截然不同的求道之旅。
他的方法是:回到俗世之中,通过感官的修行,来找寻自我。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当地最美的艺妓,伽摩罗。向美女学习“感官的修行”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做了三年苦行僧的悉达多,只懂得三样事情,并且他认为这三件事情足以应对人生的一切——
思考,等待,斋戒(也就是忍耐饥饿)。
可伽摩罗说他必须有华贵的衣服,腰缠万贯,成为人上人,才能跟他约会。
于是,继官二代、苦行僧之后,悉达多进入尘世,成为了一个商人。
他度过了近乎二十年这样的时光:挣钱、花钱、一有时间就和伽摩罗缠绵。
人到中年的悉达多,已经富甲一方,成了一个有钱又油腻的中年资本家。年轻时的美德早已丢失,悉达多沉沦了。他终于成了一介俗人,一个曾经的自己都不会拿正眼去瞧的人。
同时,他又感到痛苦,因为他依然渴望美德,曾经崇高过,也鄙夷着自己当下的生活。当绝望到达顶点时,悉达多最终离开了伽摩罗,抛弃了所有钱财,准备投河自尽。
而就在即将死去的一瞬间,他顿悟了。即将步入晚年的悉达多,就此进入了人生的第四个阶段——成为一名船夫。
谦逊、忍耐、朴实,再加上夜以继日地倾听河水,向大自然求道。
人到晚年的悉达多,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他心中所认为的真正的智慧。
不同于名传天下的佛祖,得道的悉达多,在外人看来,只是一介船夫,一个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然而,在书的最后,一生追随佛祖,已成为高僧的儿时伙伴乔文达,再一次遇见了悉达多。
他们在河边有了一次充满智慧的对谈,阐明了悉达多一生所习得的,究竟是什么(这部分会在后文分析)。
乔文达从疑惑、不理解,最终明了了悉达多的道路。这位年迈的高僧最终承认,这位特立独行、看似走偏的儿时伙伴,已经求得了自己一生梦寐以求的大智慧。
他最终承认,去红尘里滚打了半生的悉达多,所悟出的道,足以使他能与佛祖平起平坐。
一个“普通人”如何得道
《悉达多》是一本十分鸡贼的书。作者赫尔曼·黑塞在写作这本书时,用了一种非常狡猾的方式,来给人物起名。
主人公叫悉达多,而乔达摩,则是书中的佛祖。然而在现实中,佛祖释伽牟尼的本名,就叫做乔达摩·悉达多。
“悉达多”一词的意思,就是“目的达到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悉达多”这个名字,的确是很贴合本书的主人公。
悉达多的成长历程里,也有很多借鉴佛祖真实经历的地方,但是赫尔曼·黑塞为什么要把佛祖的名字,在这本书里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呢?
因为悉达多的得道,不是在阐释佛祖得道的历史故事,而更像是在追问一个问题:普通人应该如何获得智慧,求得内心的宁静。
佛祖的故事是拿来供人敬仰的,而悉达多的故事,才是普通人可以用来借鉴的。
回看《悉达多》的故事,书单君最直观的感受是,悉达多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丰富了。
从生而不凡,渴求知识;到遁入空门,艰苦修行;到沉醉世俗,追名逐利;再到朴素劳动,怡然自洽。
在现实里,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相对单一和残缺的,很少有人能够过得像他一样,每一段都条理分明,与过去挥别得明明白白。
这也正是他故事的可贵之处:每个人都能在他的经历里找到对应部分,同时又能在他的经历中找到缺失或渴求的东西。
我们都徘徊在他一生里的某个阶段,直至终了,却没有像他一样的走完全程。而更令人唏嘘的是,更多的凡人,其实都徘徊在他最迷茫堕落的那一段中。
而悉达多让我们亲切的原因,在于普通人拥有的缺点,他一个不落,普通人会犯的错误,他也同样会犯。他的悟道,正是一步步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修正它的过程。
比如,他在还没有经历苦行的最初阶段,对凡人和世俗是瞧不上的。这种傲慢与偏见,是直到人生最后的经历,才得以补正。
他在经商挣钱时内心的煎熬,应该是大部分人最感同身受的:
享受挣钱,享受纸醉金迷的人,他往往是幸福的。享受欲望的人,在清醒的人眼里看来即使再不堪,当事人也一定是乐在其中的。
那些轻蔑物欲,志不在此的人,则压根不会让自己掉进欲望的陷阱里。
最痛苦的人,往往处在中间。
悉达多如此,当下厌恶996,又忍不住对消费说“真香”的人,也是如此。
明明心向远方,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瞧不上眼下的工作和接触的人,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离开。
这种拧巴,才是现代人痛苦的根源。
悉达多悟出了什么
当我们拉远视角,重新审视悉达多的故事时。就会发现这个故事有似曾相似的地方。仔细一想,这就是一个“肖申克的救赎”啊。
蒙冤入狱的肖申克,在监狱里摸爬滚打多年,终于成功越狱。他爬过满是泥泞与老鼠的下水道,最终获得自由的瞬间,他在大雨里脱掉上衣,朝着天空张开双臂。
当我读到悉达多走向河边,在绝望求死之际突然顿悟的时刻,脑子里全都是这个画面。
对于悉达多来说,他的监狱是他自己,或者说,是他过去的所思所想。
人都是经验动物,我们过去走过的道路,受过的教育,会成为一个人的长处与武器,我们得以靠它来看待世界,应对未来的难题。
但同时,那些武器与长处,也会成为一个人的枷锁,束缚住他看待世界的眼光。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根基,也是人生最难以突破的障碍。毕竟,让一个人主动抛弃过去,扔掉好不容易获得的长处,是反人性的。
可悉达多的悟道,就从抛弃过去开始。
他是通过倾听河水,懂得了这个道理。书里写道:
当他专注于河水咆哮的交响,当他不再听到哀,听到笑,当他的灵魂不再执念于一种声音,自我不再被占据,而是倾听一切,倾听整体和统一时,这伟大的交响,凝成了一个字,这个字是“唵”,意为圆满。
因此,他悟出:
对河水来说只有当下。既没有过去的影子,也没有未来的影子。我的生活也是一条河……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不要去把过去和未来看得太重,对一个人来说真正重要的,只有当下的观察和思考。
这一点,在悉达多与乔文达的对话中体现得更深。
这是悉达多,经过了他精彩的一生后,悟出的第一个道理:
人生不需要目标。
认真读到这里的“书米”,应该会感觉奇怪:不是很多书和推文,都在教我们要学会找到目标吗?
这就要说到佛家对人生三重境界的定义了。
佛教里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三重和第一重,不是一样的吗?的确,但经历过第二重境界以后,山已经不是从前的山,谁也不再是从前的水了。
这么说或许有点悬,套在“目标”这件事上,就是:
一开始就没有目标,和拥有目标、迷失、再主动放下,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就如悉达多说:
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他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他一心想着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而发现则意味着自由、敞开、全无目的。你或许确实是位探求者。但你却因努力追求目标,而错过了些眼前事物。
享受当下,珍惜眼前。这是悉达多悟出的第一种道。
第二种,则是他没有像佛祖一样去传道的原因。他说:
智慧无法言传。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这就是为什么有段时间,“听过了许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会那么流行的原因。
这的确就是我们的苦恼。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是突然悟出的道理,自己甘之如饴,表达出来却成了空洞的鸡汤,早已被嚼烂的,毫无新鲜感的句子。为啥呢?
悉达多也表示过同款疑惑:一个人的宝藏与智慧,在他人听来却是愚痴。
就像悉达多在河边悟出的那个意为圆满,却无法念出的“唵”字。那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
一个字而已,乍看起来似乎啥也没说,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字,却似乎又真的解释了一切,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
那是因为,这个字本身并不重要,悉达多领悟出这个字、理解这个字含义的过程,才是重要的。
这让书单君想起了我大学时候的美学老师。
当时,我的美学课老师在向我们介绍“能指与所指”的概念。
通俗来讲,“能指”是“花”这个字本身,而这个字所指向的实物“花朵”,则是“所指”。
老师在介绍这个概念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所指”是月亮,“能指”是指向月亮的手。
在我看来,一个人所获得的智慧,就是月亮。我们无法向别人直接表达什么是月亮。
我们能向别人展示的,最多也就是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而我们能从别人那里看到的,最多也就是这样一根手指。
悉达多的月亮是“唵”。它虚无缥缈,说不清道不明,但正因为悉达多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化为了一根手指,我们才得以略知其中的一二。
只不过,从手指到月亮之间,还有一段漫长的距离。
这是一个有点让人沮丧的结论。好不容易悟到的道理,却没办法传达给别人,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并非如此。悉达多的故事也正好阐明了这一点:人生是自己的,领悟也是自己的。
就好比“我们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在某篇文章里看来的、从某个人嘴里听来的,那么它的意义早已因过度和轻易的使用而变得媚俗,沦为鸡汤。
可如果它是你经历生活的欢愉、苦难、悲痛、明悟,从自己的一生里领悟出来的,那么同样是这句话,它将会是你的瑰宝,你一生的智慧与思考的结晶。
✎✎✎
“悟出这些道理,就算得道了吗,就能和佛祖平起平坐了吗?”
我想,一定会有“书米”产生这样的疑惑。
如果你这样想,那是因为我能力有限,没法完好地传达悉达多的智慧。但是话说回来,就如他自己所说:智慧无法分享,只能被体验。
对于思想来说,表达永远是一件减分的事情。即使是赫尔曼·黑塞本人,所做的事情也只是“写出悉达多的经历,而非他的智慧”。
至于读者是否能看到他眼中的月亮,其实已经与他无关了。
这是一篇充满遗憾的稿子。我在《悉达多》中收获的东西,最多只表达出了十分之一。
可是如果有幸能引起你的兴趣,亲自去阅读这本书,那么书单君的手指,也能算是没有指错方向了。
主笔 | 轻浊 编辑 | 燕妮
图源 | 《千年菩提路》、《佛陀》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