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秦腔十大花脸(大西北一朵娇艳的艺术之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三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灿烂辉煌。陕甘自古中华文明发祥之地也!当奔腾不息的黄河,从青藏高原怒吼而来,原本苍茫而荒凉的黄土高原,就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片片祖先耕耘和繁衍的沃土。
这里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高耸险峻的华山,阻断南北的秦岭,胡儿牧马的祁连,天下奇观的鸣沙月牙……
于是,塞北的风花雪月和江南的柳暗花明随四季变换而交替呈现,北方的豪迈忠贞和南国的温婉多情在这里水乳交融。这就是秦地,秦人的故乡,这就是秦腔的发源地。
秦腔是传统美德的载体。一本《二进宫》,让忠贞之士的凛然正气感染我们的血液,也正是这种正气,让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在危难的时候,总能走出历史的阴霾。
一本《铡美案》,让我们明白,不管我们身处何地,身居何位,忘恩负义的行为,总会受到唾弃的。一本《窦娥冤》,就是一幅蒙元社会的写照,统治者的贪婪和黑暗,下层百姓的善良和无奈,好人不得好报的冰冷世道。
一本《周仁回府》,让我们无数次被先贤“舍生取义”的豪情和一诺千金的高尚感染。一本《香山寺还愿》,让我们明白:“举头三尺有神明”,人活一世,多行善举方有善报。“为救父命儿舍了一手一眼”,这不正是中华孝义文化的光辉吗?
一折《华亭相会》,高文举和张梅英对爱的忠贞,让那些天天渲染后宫勾心斗角,污染观众心灵的宫廷剧与它比较,真的是无地自容。
一折《苏武牧羊》,让我们对“忠”的理解,是不是有更多的维度?一曲《拾黄金》,让我们在欢笑轻松中,感受耕读文化熏陶下中华民族对勤俭持家的赞美和懒惰投机的唾弃。
秦腔是百看不厌的艺术精品。首先,同样的剧本,同样的思想,在不同的唱腔下,有别样的感受。同样是《二进宫》,张兰秦、窦凤琴、谭建勋的版本和李买刚的版本就不一样。正是这种不同,让秦腔的唱法更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其次,豪迈粗犷和婉转细腻相结合,唱法多样,对表现人物形象反映主题思想可谓十分得力。《铡美案》里包文正的正气,就需要这种震天动地、振聋发聩的高昂曲调。《火焰驹》里黄桂英思念李彦贵时的相思之苦,就需要这种细腻又带有无限忧伤的曲调。正是这种兼容南北的唱腔,让我们的秦腔不再粗俗和单调,而是真正走向高雅和多彩。
再次,对人物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一本《铡美案》,我们在看到陈世美忘恩负义的同时,是不是也对他有些许的同情和理解。陈世美并不是对家人完全无情无义,当一双儿女齐跪面前时,他不禁泪如雨下,慨然唱到:“儿女们跪倒在地面,低下头来泪沾巾……”
是啊,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完全不能以好坏来简单区分。许多贫贱夫妻,到头来因为富贵而各奔东西,可见环境对人的改变有多大。但是,在看到陈世美后来又为了平安而杀妻害子,甚至与包文正蛮不讲理,我们对他的同情又荡然无存。陈世美可叹、可气、可悲,绝不是好坏二字能简单评价的。
《周仁回府》中周仁选择用葬送自己妻子来保全义嫂前的反复思量和难取难舍,以及他在遭受冤屈后独自面对亡妻坟墓时痛彻心扉的哭诉,对理解周仁对国家有忠、对朋友有义、对亲人有情的高尚品德非常有力。
对一些反面人物的表现,秦腔也可谓形神兼备。《窦娥冤》里的张驴儿,不仅贼眉鼠脸,行事猥琐,说话要么下流不堪,要么霸道蛮横,要么阴险歹毒,活脱脱一个小人和坏蛋的形象。我们常批评文学艺术的脸谱化,而这里的脸谱化,却恰到好处。
高兴时吼一曲秦腔,令人神清气爽。悲伤时吟几句秦腔,让痛苦烟消云散。这就是秦腔的魅力,这就是秦人的个性。在秦声秦韵的熏陶下,他们永远活得那么真诚,那么爽朗。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