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hat培养基筛选原理(hat培养基)

2023-10-02 20:32:34

问题描述:

hat培养基筛选原理(hat培养基),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3-10-02 20:32:34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hat培养基筛选原理,hat培养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单克隆抗体技术中人工诱导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细胞将以多种形式出现,如脾细胞-瘤细胞、脾细胞-脾细胞、瘤细胞-瘤细胞、细胞多聚体、未融合的脾细胞和瘤细胞等,其中只有脾细胞-瘤细胞的融合体是有用的。

2、正常的脾细胞在培养基中存活仅5-7天,无需特别筛选,细胞多聚体也容易死去,关键问题是要去除未融合的瘤细胞。

3、选择培养基具有3种关键成分:次黄嘌呤(hypoxanthine)、氨甲蝶呤(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故名HAT培养基。

4、这个培养基通过抑制瘤细胞的核苷酸合成,达到去除未融合瘤细胞的目的。

5、细胞有两条基本途径合成嘌呤核苷酸,一条是从磷酸核糖、氨基酸、CO2和NH3等化合物开始,叶酸是重要的辅酶,而氨甲蝶呤是叶酸的拮抗剂,可阻断瘤细胞通过这一途径合成核苷酸。

6、另一条途径是利用已存在的碱基,经特异的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合成核苷酸,如次黄嘌呤经过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转变为嘌呤核苷酸。

7、融合所用的瘤细胞是选择出来的HGPRT缺陷细胞株,因此不能在HAT培养基中生长,而且不合成或不分泌免疫球蛋白。

8、只有融合细胞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性能,可在HAT培养基中长期存活与繁殖并分泌抗体。

9、杂交瘤细胞选择成功后,还需要将细胞稀释为单个培养,用ELISA法鉴定和选择高分泌特异抗体的杂交瘤克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