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选问答 >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简短(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归园田居其三赏析简短,归园田居其三赏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2、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5、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6、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7、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8、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9、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10、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1、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12、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13、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14、“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15、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16、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17、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18、“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19、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20、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21、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