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秦二世胡亥陵墓(秦二世胡亥)

2022-10-04 09:50:59

问题描述:

秦二世胡亥陵墓(秦二世胡亥),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10-04 09:50:59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秦二世胡亥陵墓,秦二世胡亥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胡亥真实名叫什么,秦二世为什么叫胡亥呢?如果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姓”和当时的“社会情况”。

2、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

3、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

4、 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微号,这就是图腾(现在中华大家族的图腾为龙,西藏的为鹰图腾,蒙古的为狼图腾)。

5、“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中摘要》中明确指出:“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

6、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

7、由于那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

8、“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

9、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最早见于秦国该石《诅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

10、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姓,如姬、姒、姜、赢等,都带有“女”字。

11、 氏是姓衍生的分支,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12、“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解释为木本,即植物之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就是取水之源头、木之根本的意思。

13、然后我们再看史书上是怎么描述帝王的姓的。

14、《左传·隐公八年》记有:“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15、”这是说,帝王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血统赐给姓,分封给他土地并且根据封地命名氏。

16、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7、从社会职能上说,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正如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序》所说:“氏所以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18、氏同姓不同者,婚回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能”。

19、战国时期,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庭的符号,亦即郑樵所云:“三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20、见于文字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的,是西汉时的司马迁,他在《史书》中写秦始皇曰“姓刘氏”。

21、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

22、到前汉天下归于一家,刘为王姓。

23、 刘氏也成了家族的权利象征,也形成了以姓氏区别尊贵、贫贱的社会风气,人人望而得王姓。

24、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更多的姓氏随时而生,而姓氏在此时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氏族带号。

25、所以,汉以前是子承父氏,而不是子承父姓.胡亥的胡是他的姓,但是他的氏和秦始皇一样,都是赢.而汉开始,姓与氏合而为一,子承父氏也就得子承父姓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