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价格歧视的概念,价格歧视的分级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根据歧视的程度不同,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1)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的每一单位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售出,因此也成为完全价格歧视。
3、实行一级价格歧视的垄断厂商事实上是把所有消费者剩余转变成垄断利润。
4、(2)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程度小于一级价格歧视,它是对不同的消费者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5、垄断厂商获得买者的部分而非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6、(3)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将顾客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群体,对每个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每个群体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
7、拓展资料:形成价格歧视的条件:(1)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而垄断厂商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差别,将这些消费群体加以区分。
8、比如根据年龄和性别,可以把消费群体分成老年人和儿童、女士和先生。
9、(2)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不同的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10、这样,就排除了某些中间商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可能性。
11、比如,女士在“三八”妇女节半价观看的电影,不能再以介于半价和全价之间的价格转卖给男士。
12、相同商品之间仅仅存在价格差异这一事实本身并不能成为存在价格歧视的证据,只有当这些价格差异未反应成本差异时,才可以作为价格歧视的证据。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价格歧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