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如何治疗小儿尿床,如何治疗小儿厌食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厌食症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儿科常见的主诉。103010说:“脾胃不和,不能吃奶,导致肌肉瘦。还有就是因为大病或上吐下泻后脾胃虚弱,不能把谷气传下去。”因此强调要仔细询问病史,做好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区分是全身还是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是否受药物影响,是否有微量元素或内分泌激素缺乏。还要调查孩子的家庭、托儿所、学校环境,是否有不良的精神刺激和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以便确定病因,提高疗效。
2、 儿童厌食症的发生,多是由于喂养不当、暴饮暴食或暴饮暴食、吃粗高粱、喝凉冰等导致消化功能丧失。“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往往脾不足”。如果先天禀赋不足,脾胃气虚,后天调养不当,饮食失控,厚味受伤,脾胃最终会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正如《小儿药证直诀》所说:“吃两次肚子就疼。”由于家长盲目追求高蛋白、高热量喂养,儿童饮食结构的变化已表明,儿童厌食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喂养,主要证型是湿食停滞。据统计,这类儿童约占厌食症儿童的80%。
3、 食积型厌食症的临床表现:恶食、腹胀、口臭、多汗、烦躁不安、大便干燥或便秘、舌红苔腻或黄、脉沉而强、指纹紫红色或深紫、达风障。针刺四个穴位都有粘液。表现为脾虚湿盛,饮食不当,湿食停滞,脾虚。
4、 治法:解郁运脾祛湿。
5、 处方:加减保和丸、魏萍散。常用药物: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莱菔子、连翘、鸡内金、山楂等。针刺“四峰穴”尤其适用于湿食停滞型。
6、 脾胃气虚证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言语慵懒、舌淡、脉细数或指纹淡红、少食多便、便溏或食物不消化。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7、 治疗:益气健脾,助运醒胃。
8、 处方:龚毅散或香砂刘军丸。
9、 胃阴亏虚型临床表现为少食多饮,大便干结,行走困难,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皮肤不润,舌红少苔,或苔薄剥,脉细,或指纹红。因胃阴不足而接受失职。
10、 治:酸、甘、阴、胃、生津。
11、 处方:养胃汤可加重损伤。
12、 营卫不和的临床表现:食欲不振,自汗盗汗,四肢冰冷,面色粗糙,易受外邪侵袭,大便溏软,或睡眠时目赤,舌质红,苔薄湿,脉细,或指纹红,达风障,这是由于营卫不和,影响脾胃气机的波动。这种孩子经常反复感冒
13、 肝胃不和的临床表现:纳差、嗳气、恶心、易怒、夜间失眠不安、面色青紫、面部或山根有露脉、舌红、苔薄黄、脉弦或指纹蓝紫。由于肝胃不和,思维伤脾,气机逆调,摄运失常。
14、 治疗: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15、 处方: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